关于三峡围堰拆除15堰块中的数码雷管在6月6日爆破中没有被激活的情况说明
发布时间:
2009-10-22 17:32
来源:
关于三峡围堰拆除15堰块中的数码雷管
在6月6日爆破中没有被激活的情况说明
编者按: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于2006年6月6日下午4时进行了爆破拆除,除15#堰块外,所有拆除部分都非常顺利爆破。15#堰块为何没有倾倒,这里刊发的ORICA公司的一篇“报告”、一篇“说明”可以得出答案。
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在6月6日下午4点的围堰拆除爆破中,第15堰块没有随整体围堰顺利倾倒,事后经过现场分析,发现有42发雷管没有被起爆器激活。这42发雷管负责整个15堰块的起爆,由于它们没有被激活,整个堰块的炸药没有被引爆,从而导致了15堰块没有倾倒。
经过事后调查,42发雷管没有被激活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技术人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误将这42发雷管的信息从编码器中覆盖掉所致。过程如下:
根据编码计划,这42发数码雷管被编入主2号编码器内,2号编码器的总计划编码雷管数量为160发。6月3日,我和劳力对左接头堰顶的三排炮孔118发数码雷管编入2号编码器,由于左接头没有覆盖完毕,我俩决定15堰块的42发雷管在第二天,即6月4日编入主2号编码器。
6月3日晚上,劳力将主2号编码器的数据进行了下载,并保存了两份。一份作为备份,另一份将用于第二天的核对。
6月4日上午,我将下载的2号主编码器上的118发数码雷管的编码信息交给易普力公司及监理公司核对,同时对15号堰块的42发雷管编入主2号编码器。这时,主2号编码器里存储的数码雷管是160发。
6月4日上午午饭期间,劳力将主2号编码器上160发数码雷管的信息进行了下载,下午交给易普力公司进行校核。
6月4日下午,易普力公司告诉澳瑞凯,2号编码器所负责区域中的一个炮孔,延期时间需要由509毫秒改为309毫秒,对这一改动,我们决定晚上通过电脑软件,在房间进行调整。
6月4日晚上,劳力决定对需要改动的时间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改动,事实上,他也将509毫秒改成了309毫秒。遗憾的是,由于疏忽,这一时间的改动是在数量为118发那个备份文件上改动的,而且改动后的文件又被下载到主2号编码器中,将主2号编码器中的160发数码雷管的数据覆盖。
由于这一疏忽,主2号编码器中的雷管数量在6月4号晚上由160发变成了118发。
这一疏忽,直到6月6日起爆前的那一刻也没有被察觉出来。
6月6日下午2点30分,我们对起爆器内的雷管总数纪录进行了核查,发现总数量为2464发,这个数量与总数2506发相差了42发。虽然这时意识到雷管总量出现了差错,但没有意识到这一差错出现在主编码器上。由于主编码器负责堰块的倾倒部分和断裂孔,而主编码器的检查报告一直都显示良好。这些报告信息使我们做出了主编码器上的数码雷管没有问题的判断。
非常遗憾的是,恰恰是这42发数码雷管的信息被覆盖掉,导致了15堰块没有在6月6日倾倒。
通过本次事故,我们数码雷管三峡项目部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好多方面需要改进:
1) 要与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现场的任何改动,需要及时将信息通知各方,需要各方参与和掌握;
2) 做好记录:这次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依赖编码器,没有纸面记录。如果从一开始就有纸面记录,并及时将记录传给各有关单位,也不会出现这样数量短缺的低级失误;
3) 提前编码:我们从6月3日开始编码,这使得最后检查的时间不够充分,如果提前编码,例如从6月1日开始,就不会出现最后检查时间仓促的被动局面。
总之,由于我方人员的工作疏忽,使本来可以非常完美的爆破拆除工作留下了遗憾:在此,我代表数码雷管三峡项目部全体成员,向参与三峡三期围堰拆除的有关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表示诚挚的歉意。
i-kon数码雷管三峡项目部
项目经理 赵改昌
2006年6月14日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