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区建设首爆拆除“烂尾楼”
发布时间:
2009-10-22 16:55
来源:
武汉新区建设首爆拆除“烂尾楼”
2005年6月24日下午1∶20′在公安、交管部门的警戒管制下,随着起爆号令发布的瞬间,武汉新区三幢烂尾楼倾刻倒塌,打响了武汉新区建设首爆拆除烂尾楼的第一炮。
这三幢烂尾楼座落在汉阳琴台大道月湖畔,北毗邻汉阳体育场看台,南紧靠琴台大道和京广铁路线,东侧的厂房、加油站、配电房、公厕距大楼仅6~10米之隔,东、南、西三面布满了架空的高压线、电缆和地下管网、井口、消防栓,环境复杂。
三幢建筑报建于1994年,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八层商住综合楼,1997年封顶后仅砌有少部分内外墙体,已闲置8年之久,为典型的“半拉子工程”。1#、2#楼临街呈长方型平面布局,全长163.1米,两楼间距24米是体育场的门楼出入口,3#楼紧贴2#楼其后留有施工缝,且又是不规则的平面布局。总建筑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共有立柱165根,钢筋混凝土梁柱截面尺寸大、刚性大,楼体重量小、重心低,给控爆带来一定难度。
为确保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武汉新区指挥部多次组织方案研究。承接该项工程的武汉爆破公司依据现场环境和建筑结构,反复优化设计方案,并经专程来汉的冯叔瑜、汪旭光院士和武汉爆破专家审查组进行充分论证,决定采用三幢大楼一次性微差起爆的总体方案,即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孔内、孔外延时接力起爆网路,其中1#、3#楼向北定向倒塌,2#楼稍迟向北单向折叠倒塌。武汉爆破公司在施工中,对影响控爆的建(构)筑物及设施作了预拆除和预处理,并采取近体防护、覆盖防护和保护性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爆破震动、飞石、冲击波对周边带来的安全危害。该公司用了13个工作日,共打孔4000余个,动用雷管6000余枚,炸药400公斤,一举取得控爆成功。
该项工程的爆破拆除,为武汉新区总体规划实施和加快建设月湖风景文化艺术区扫清了障碍,将给新区的开发建设增添新的一景。
(武汉市工程爆破协会 刘铨铭供稿)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