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
发布时间:
2010-11-23 00:00
来源: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评定等级 |
1 |
高大建(构)筑物高效、安全、环保拆除爆破技术 |
广东中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
郑炳旭 曲广建 傅建秋 崔允武 李战军 杜卫华 肖文雄 朱朝祥 魏晓林 蔡伟 林再坚 陈鹏 唐涛 曲 晔 宋常燕 潘 晋 陈万庆 胡达田 郑桂初 曹宗瀚 |
特等 |
2 |
水电工程控制爆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工程兵学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秦健飞 和孙文 涂怀健 尹俊宏 陈 勇 黄 岗 李必红 杨元红 陈寿如 李 毅 赵 根 李厚贤 彭湘华 周 涛 张祖义 陈翕和 卓 越 盛 杰 肖志武 代绍华 黄 巍 杨保才 王秀杰 谢勇兵 秦如霞 金怀锋 崔伟峰 谢丁钦 韩可林 曾凡杜 刘 荔 郭大军 |
特等 |
3 |
莱钢厂区、深圳城区大规模石方控制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托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梁锡武 李玉春 张志毅 庄纪栋 杨 琳 李 旭 杨年华 陈登玉 史雅语 朱连臣 肖力群 孙 永 王小铭 徐永刚 苏 强 贾开民 晏毛生 禹化成 邓志勇 陈宝堂 刘世波 柳少华 付天杰 郅友成 赵超群 李奎河 余 俭 邹 彦 肖 凯 王阅民 李中辉 刘海波 |
特等 |
4 |
堰塞湖爆破控制泄流应急救援抢险施工技术研究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第三总队 |
陶 然 周志东 詹登民 杨享渠 张仕超 林友汉 王殿林 梁建忠 李书健 唐 林 汪友才 |
抗震救灾特别贡献奖 |
5 |
爆破振动对新浇混凝土影响的研究 |
武汉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武汉爆破公司 |
卢文波 陈 明 吴新霞 谢先启 舒大强 贾永胜 朱传云 赵 根 王进攻 龙建开 滕 勇 刘美山 易长平 许红涛 李洪涛 |
一等 |
6 |
雷弹火工品销毁装置及诱爆技术 |
北京军区工程爆破研究设计院 青岛海防工程局 唐山金宇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殷怀堂 朱京武 吴金仓 于淑宝 杨祖华 江 淼 左炳和 霍争峰 谭 权 侯咏霞 郑晓宁 吴超美 韩爱兵 王伯银 于泳海 |
一等 |
7 |
海底深水沟槽开挖和炸礁技术 |
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岛海防工程局 |
朱京武 蔡兆文 吴金仓 张 超 于祖康 金 沐 王朝军 肖采平 吕 远 戢向东 夏宏江 冯志清 张可玉 熊 康 赵 跟 |
一等 |
8 |
厦门市成功大道埔南浅埋暗挖隧道控制爆破震动的应用技术研究 |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肖绍清 杨朝阳 赵 炜 刘礼军 林中原 高奇文 李明任 柯炳跃 蔡小虎 刘文辉 许加清 林育峰 洪卫新 |
一等 |
9 |
井下非电起爆系统地面远程引爆技术和新型工业雷管的研制与应用 |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费鸿禄 李克菲 郭宝义 陈德志 杨智广 刘朝红 费聿鹏 李显泉 李卫东 丁邦勤 殷志祥 张开业 武文波 徐顺香 梁海波 |
一等 |
10 |
中小露天铁矿高效益爆破开采综合技术 |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国信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密云县放马峪铁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郑炳旭 谢 源 刘 畅 范长森 郑永伟 吕淑然 伏 岩 龚宇同 廖新旭 龚德林 张佩涛 郭文晶 樊运学 汪 平 吴春平 |
一等 |
11 |
复杂环境高大冷却塔及烟囱群爆破拆除技术 |
河南迅达爆破有限公司 深圳市和利爆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华通路桥集团山西爆破有限公司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理工大学爆破公司 |
张志毅 张英才 王广瑞 刘红冠 褚怀宝 赵超群 刘世波 梁为民 金 沐 李忠恩 盖四海 薛 里 付天杰 黄小广 张 超 |
一等 |
12 |
大型公路大桥拆除综合爆破技术 |
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院 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新联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宇泰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大连开盛爆破拆迁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振冲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杨旭升 施富强 薛培兴 刘云富 李文全 梁震宇 胡浩川 张金辉 张亮平 柴 俭 宋长青 赵宝民 付 强 代青松 罗明荣 |
一等 |
13 |
控制爆破技术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中的研究应用 |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河北省工程爆破协会 |
刘治峰 张戈平 闫书合 韩志成 高文平 迟利梅 王炳恒 田运生 尹玉荣 刘 斌 张 芳 刘荣素 冀海河 丁红强 邢彦波 |
一等 |
14 |
乳胶基质远程配送技术研究与应用 |
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李宏兵 周桂松 仲 峰 刘咏竹 魏碧波 宋 领 付 军 王清华 邓小英 杜华善 万红彬 |
二等 |
15 |
20层剪力墙结构大楼定向与双向折叠爆破拆除技术 |
济南黄河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公铁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绍兴安盛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郭洪卫 尤希克 宿礼厚 高主珊 章东耀 罗忠庆 孙跃光 张春玉 张东明 孟国良 章东海 |
二等 |
16 |
耐蚀、耐磨、抗高温蒙乃尔合金复合钢板 |
南京三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邓家爱 周景蓉 宋锦泉 陈寿军 邹 华 |
二等 |
17 |
TC-4850超低频三维爆破测振仪 |
成都中科测控有限公司 |
林世雄 刘泽东 |
二等 |
18 |
露天铁矿爆破技术及工艺参数优化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辽宁科技大学 |
徐连生 郭连军 姜 科 张大宁 费爱萍 赵楠楠 张宝才 金增武 王志忠 薛 敏 肖 辉 |
二等 |
19 |
战争遗留毒气弹、燃烧弹P-T快速固封处置技术及方法研究 |
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 |
张成化 周明安 屈建文 段金曦 吴克刚 易剑波 任才清 郑卓渊 李必红 罗惠敏 |
二等 |
20 |
BCJ乳化、铵油、重铵油多品种现场混装炸药车 |
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盾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熊代余 龚 兵 臧怀壮 李国仲 查正清 周佐玉 储国平 任 斌 汪晓勇 秦 虎 韩修栋 |
二等 |
21 |
BCJ-5(M)型中小直径散装乳化炸药装药车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星宇惠龙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熊代余 宋锦泉 李 鑫 李国仲 查正清 王肇中 龚 兵 任 斌 秦 虎 王尹军 |
二等 |
22 |
水中爆破冲击波控制及工程应用研究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 上海消防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季茂荣 刘文广 李兴华 马海洋 周 翔 赵长啸 刘好全 王 兵 路 亮 郝小宁 谢 刚 |
二等 |
23 |
智能振动监测仪 |
四川拓普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杨 旻 葛承鑫 杨 珣 付 灿 周召江 |
二等 |
24 |
优化布孔、毫秒延时、竖向切割综合技术在“高脚杯”形全剪力墙结构高大建筑物爆破拆除中的应用 |
河南省现代爆破技术有限公司 |
易 克 张川平 于大伟 吴晓霞 蒋小礼 王 琳 王俊岩 马学霞 张迎春 刘振军 吕方方 |
二等 |
25 |
汉源县旧县城快速整体拆除综合施工技术及组织管理 |
四川雅化实业集团工程爆破有限公司 |
陈泽新 樊建民 梁元强 张世洪 宁德兵 陈晓辉 |
二等 |
26 |
紧邻运营线路高危山体危岩整治技术研究 |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崔 旭 张云平 成 辉 冯世军 孙万虎 何炳兴 曹鑫锋 刘军权 盛 辉 常聪秀 秦虎利 |
二等 |
27 |
大神洲船坞围堰拆除爆破安全设计与防护技术 |
大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管志强 张中雷 王林桂 杨中树 陈亚建 陈 鹄 冯新华 陈国华 王晓斌 熊先林 李辰发 |
二等 |
28 |
核电厂核岛负挖环廊爆破开挖技术研究 |
核工业南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温尊礼 陈作彬 杨 勇 陈雄武 薛永利 韩文红 王 伟 林爱民 |
三等 |
29 |
揭顶硐室爆破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四方爆破有限公司 |
薛云新 杨国平 刘浩元 陈晓东 杨慧奇 卢玛良 姚 尧 郑展龙 |
三等 |
30 |
混装炸药车在面板堆石坝级配爆破开采中的研究与应用 |
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
宋 领 李宏兵 周桂松 付 军 王清华 邓小英 万红彬 张 艳 |
三等 |
31 |
复杂环境下高重心水泥机立窑爆破拆除技术 |
唐山金宇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于淑宝 于泳海 王伯银 孙吉坤 付占华 康柘新 张玉才 于 永 |
三等 |
32 |
复杂环境下 |
河南理工大学爆破公司 河南迅达爆破有限公司 |
张英才 褚怀宝 梁为民 盖四海 吕小师 张 真 胡春红 黄小广 |
三等 |
33 |
复杂环境下高炉、厂房、烟囱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
唐 涛 成永华 林再坚 罗伟涛 谭卫华 黄之光 卢史林 缪冠峰 |
三等 |
34 |
不规则“S”形非对称框架结构楼弱振动定向爆破拆除技术 |
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傅荣璋 孟庆彪 胡 伟 |
三等 |
35 |
水下预裂爆破一次成型岸壁码头技术 |
青岛海防工程局 |
吴金仓 朱京武 曲伟友 张可玉 许明清 赵 根 孙锡杰 单忠鹏 |
三等 |
36 |
大跨度钢网架控制爆破拆除及爆破水雾降尘技术 |
厦门爆破工程公司 |
李明任 林中原 刘文辉 肖绍清 杨朝阳 柯炳跃 蔡小虎 许加清 |
三等 |
37 |
露天开采裂隙岩体高质量爆破技术研究及应用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江西宜春钽铌矿 |
龙 涛 彭永华 余 斌 龚 杰 胡建军 李志辉 毛美心 陈 清 |
三等 |
38 |
联体筒仓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
东莞市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郑灿胜 温健强 庄建康 钟旭森 林临勇 林志强 梁金才 骆庆旺 |
三等 |
39 |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爆破施工技术研究 |
东莞市宏大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郑灿胜 温健强 庄建康 钟旭森 林临勇 林志强 梁金才 骆庆旺 |
三等 |
40 |
保定市闹市区宽体高层建筑物控制爆破拆除技术 |
河北宏达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解文利 田运生 解增林 李治国 周红波 孙立波 |
三等 |
41 |
新桥矿业公司露采控制爆破技术开发综合研究 |
长沙中大爆破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新桥矿业有限公司 湖南科技大学 |
林大能 陈嘉生 陈寿如 潘常甲 陈秀厅 刘恒亮 刘庆宏 吴立宏 |
三等 |
42 |
远程控制电点火销毁烟花爆竹技术 |
唐山金宇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于淑宝 张云鹏 常振正 王伯银 于泳海 付占华 吴成双 卢洪波 |
三等 |
《爆破手册》编纂与出版情况的说明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秘书处
(2010年10月22日)
为了确定《爆破手册》的整体结构和章节目录,落实责任人、撰写要求和时间安排,2009年3月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爆破手册》提纲编写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协会领导和来自全国设计、科研、生产和高校等单位的爆破专家以及出版社的同志共37人。
汪旭光院士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从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对撰写《爆破手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参会专家认真讨论研究,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
一、撰写《爆破手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撰写《爆破手册》的必要性
(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程爆破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有理论指导实践;
(2)我国爆破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爆破从业人员已突破2百万人,需要提高理论水平、规范操作行为;
(3)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间的技术交流,需要有我们自己的手册,以体现我国对世界爆破事业的贡献。
2. 撰写《爆破手册》的可能性
(1)中国工程爆破协会成立15年来,我国爆破事业大发展,爆破行业已呈现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具备了社会基础;
(2)我国恢复高考以后,培养了一大批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队伍,为撰写《爆破手册》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另外,有爆破行业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坚强的经济后盾,为《爆破手册》的撰写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关于《爆破手册》的定位与适用对象
1. 关于《爆破手册》的定位与水平
《爆破手册》应是一本具有“全面性、全新性、完整性”和“国际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工具书。
2. 关于《爆破手册》适用对象
《爆破手册》应适用于爆破设计、爆破施工、爆破测试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中、高等专业院校老师、学生,以及爆破施工管理和行业管理人员;其内容应坚持“强调全面又不面面俱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三、《爆破手册》内容、分工与时间要求
1.《爆破手册》各章与分工
《爆破手册》分为11章,每章为一个组,具体撰写章和各章负责人:
岩石爆破理论—卢文波;爆破器材与起爆网路—宋锦泉;爆破工程地质—杨年华;爆破工程机具—梅锦煜;露天爆破—郑炳旭;地下爆破—刘殿书;水下爆破—张正宇;拆除爆破—汪浩;特种爆破—李晓杰;爆破安全与测试技术—吴新霞;爆破安全评估、监理及信息化—张正忠。
四、撰写《爆破手册》的时间要求
1. 2009年10月完成第一稿;
2. 2010年1月,完成手册第一稿的修订与汇总;
3. 2010年4月底,完成手册修订稿编写,并确保修订稿无明显错误,由各组负责人签字后提交给协会;
4.
5. 2010年6月~
6.
7. 2010年10月,交付使用。
为了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爆破手册》撰写工作,中国工程爆破协会要求每组分别召开小组讨论会,讨论研究撰写内容、分配撰写任务、落实撰写要求。随着撰写工作的进展和进度,协会又分别召开了三次审稿会议和一次定稿会议。
2009年11月协会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召开了《爆破手册》第一次审稿会议。本次审稿会议主要是审查各组完成撰写和交稿情况,对已交稿件进行审阅和梳理,并针对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
鉴于第一次审稿会议发现的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蟹岛会议精神,2010年1月协会在北京市顺义区召开了第二次审稿会议。有46名国内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冶金工业出版社有关负责同志也应邀出席。
在此次会议上,汪旭光院士作了题为“不负重任 打造精品”的重要讲话。他回顾了手册编著前一段工作,指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他再次强调,本次会议请各位专家深入挖掘潜力、广泛搜集资料、大胆开拓思路,考虑增添安全评估、安全监理和安全应急预案等内容,要提出一些新概念;每个小组都要拿出具体的书面修订意见,把能改的尽量在会议期间改完,将需要返给作者或会后继续做工作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定下来;从整体讲需要多少万字,各章节的比例安排及需衔接的问题基本都要明确,为4月份的第三次审稿会打下良好基础。
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谭学余总编和程志宏责任编辑就手册编著的相应规范分别作了要求和说明。
王中黔副理事长受汪院士委托汇报了第一次审稿会议的有关情况,就“初稿的基本情况”和“各章节的主要修改意见”作了重点说明。对本次审稿会起到较好的提示作用。
各参编小组全体人员首先进行集中讨论、研究并统一思想认识后马上投入了紧张的修改工作。期间,汪院士还分别与有关撰写小组座谈,探讨解决编撰中的问题。汪院士特别关注“特种爆破”小组工作进展情况,对该章节内容的增删取舍提出了具体要求。经各位专家认真审稿、各小组反复斟酌推敲,均形成了书面修改意见。
会议结束前,汪院士做总结讲话时强调:
1. 这次要把几个大问题定下来,以后就不要再议了;
2. 请各组要把这次审稿的原件保存下来,这是我们爆破各专业难得的珍贵资料。我们要按这一稿的文字付稿酬;
3. 有关名词术语一定要有,可以分别放在各有关章节中;
4. 我们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爆破手册”已基本成形。还要适当控制字数,这次定的字数不要突破,总的字数不能超过180万;
5. 还要增加“安全评估”、“安全管理”和“器材购买”部分;
6. 除“特种爆破”组和上边提到增加的内容外,各组要在
7. 各组组长还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把每位撰写人员的任务落实确定下来。
鉴于特种爆破一章内容较多,又是第一次系统撰写,全体撰写人员希望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为此,2010年3月协会又在北京蟹岛度假村召开了《爆破手册》特种爆破审稿会议,共有18名专家参加了本次审稿会议。
汪旭光院士针对《爆破手册》的撰写,发表了“创意、创新与市场”的讲话。全体与会专家按照汪院士的讲话精神,对《爆破手册》特种爆破一章进行了认真审稿、讨论和研究,并形成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审稿会议完成各项议题后,汪旭光院士提出了:①爆炸加工单位如何进行分级;②爆炸加工如何解决噪声、振动两个专题,并请大家讨论、研究。
随后大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市场的无序竞争等现象,并展望了爆炸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按照《爆破手册》撰写的总体安排,2010年4月协会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爆破手册》第三次审稿会议。来自全国的103名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为开好第三次审稿会,协会秘书处负责同志把10个组(章)电子版的内容都重新进行了增减、校对和版面的格式修订;提出最后交稿要做到“齐、清、定”的标准。“齐”—保证书稿内容完整不缺,细节上不存在待定的数据、图表等;“清”—书稿内容叙述清楚,语句通顺,无岐义;“定”—书稿中所有内容必须确定,不得有悬而未决、模棱两可的叙述。
汪旭光院士做了题为“再接再励 铸就精品”的主旨讲话。汪旭光院士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协会始终坚持“创意与创新、抓重点、做精品”的理念。就是在这种创意的推动下,组织撰写《爆破手册》的。这次是《爆破手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审稿会,受到了全国各地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得到与会专家的大力支持。日本爆破界的同行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感到很高兴,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拿到这部手册。在对各章节提出具体要求后,汪院士要求与会专家集中精力,群策群力,完成这次审稿工作,为2010年10月份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献上一份厚礼。
经过这次审稿会的严格审查把关,《爆破手册》撰写从内容上达到了“全面性、全新性、完整性”的要求和具备了“国际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工具书的资格。为使全国爆破界翘首企盼的《爆破手册》尽早与广大读者见面,舟山会议之后,协会又组织15名专家于
经过全国爆破行业近百名专家近两年的的共同协作、精心打造,终于铸就了这部浸透着大家辛勤的汗水和心血的精品。在中国工程爆破事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顺利出版和发行《爆破手册》,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大昌建设集团爆破工程公司、深圳市安托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都给予了必要的经济支持,在此,向所有为《爆破手册》的撰写、出版和发行做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和有关单位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
(2010年10月22日)
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于
会议开幕式由协会副理事长杨富主持并致开幕词;河北省工经联会长郭世昌、河北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局长刘广英、河北省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陈洪臣等致欢迎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十处处长亓希国代表副局长闫正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理事长汪旭光院士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副理事长张正宇做《中国爆破协会章程(修订稿)》说明;副理事长王中黔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会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修订稿)》说明;副理事长薛培兴宣读了关于实行《中国工程爆破行业资深专家》制度的决定;副理事长颜事龙宣读了关于组建《中国工程爆破行业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的决定;大会隆重举行了《爆破手册》首发仪式和赠书仪式,康义会长和冯院士亲自揭幕;副理事长梅锦煜和汪浩分别做关于推选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领导成员候选人的说明,大会按程序进行了选举;副理事长杨旭升宣读了大会审议通过的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顾问和特邀常务理事人员名单;副理事长杨仁树宣布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五届科技成果获奖名单、单位,并举行了颁奖仪式;秘书长高荫桐向大会做《中国工程爆破行业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组建工作汇报;大会向专家库专家和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证书。
会议期间,大会还组织全体代表到西柏坡革命圣地瞻仰学习,使与会人员受到了一次深刻、难忘的革命传统教育。会议经过认真讨论与审议,对有关问题决议如下:
(一)会议认为,《工作报告》对第四届理事会四年工作的回顾总结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对第五届理事会工作的建议,指导思想明确,工作任务具体,重点工作突出,总体安排和部署是积极可行的。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指出,在第四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协会努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坚持履行服务宗旨,加强爆破行业安全管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成功组织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及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爆破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会议强调,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在坚持市场化方向、增强服务能力、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上继续努力工作;坚持抓重点,出品牌,实实在在做好几件事。
(二)会议认为,协会四年来的财务工作运转情况良好,在保证重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做到了收支平衡有结余。协会财务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有关财税政策法规,做到了帐目相符、帐实相符。按规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年审和监督,按时获得了年审合格证。会议对财务工作表示满意,决定批准财务工作报告。
(三)会议认真审议了协会章程(修订稿)及协会会费收取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修订稿),认为修订或补充的内容是与时俱进和必要的,一致同意批准这两个修订稿。
(四)会议认真审议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领导成员候选人名单,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投票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和协会领导成员;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顾问和特邀常务理事人员名单。
(五)会议认真审阅了《爆破手册》编纂及出版情况说明,要尽快把《爆破工程综合单价》稿子及编制确定下来。会议认为这两项工作和先期完成的《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工作十分重要,是规范爆破行业工作行为,推动爆破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
(六)会议高度评价协会组建《中国工程爆破行业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及设立《中国工程爆破行业资深专家制度》。这是协会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协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品格,对调动全行业老、中、青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会产生重要促进作用。会议希望秘书处完善相应管理办法,做好后续工作。
(七)会议对获得第五届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感谢这些科技尖兵为爆破行业创新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他们再接再励,在科技工作战线上争取更大的成绩。
会议坚信,在第五届理事会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团结全国爆破工作者,努力工作,开拓创新,一定能继续促进爆破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理事长 汪旭光
(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同志们: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已按计划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开的紧张、热烈,收到了可喜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会议结束后,请大家回去向各自单位汇报或传达这次大会的情况,一是感谢各会员单位对协会工作的积极支持,二是对协会今后工作的安排计划提出意见,并尽快反馈给协会秘书处。
我们感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同志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落实讲话精神,努力把协会的工作进一步做好。
这次大会和第五届理事会推选我继续担任理事长,推选闫正斌等24位常务理事担任副理事长和秘书长,这是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尽职尽责,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为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下面,我代表新当选的协会领导成员,就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通过学习开阔胸怀与视野、提高能力与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每个人首要的任务。“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其中蕴藏着认识和改革世界的巨大力量。不过这种力量并不会自发地表现出来,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只有掌握和运用知识,才能发挥知识的巨大威力。
只有学习,才能积聚创造力。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的基础主要是知识,特别是新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为2~3年。这说明,我们必须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不断加强对新知识尤其是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前景,科学确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是蕴含在事物之中的“无形之手”,要想准确掌握和娴熟运用它,要靠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具体来说,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增强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里我特别要讲,在座的各位都是爆破界的精英,是对我们行业做过贡献的同志。根据现在的发展形势,有意识学一点金融方面的知识,把科技知识与金融知识,、资本运作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对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有好处,会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行业中有的同志已做的较好。所以,应该加强对金融知识、资本知识的不断学习。
第二,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
不久前,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全面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意义,对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就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而奋斗提出了明确要求。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日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第一要素。在致力于推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根本出路是把人才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拥有大批高素质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需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引擎作用。
我们爆破行业人才济济。工程爆破行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历史,工程爆破行业的进步就是以广大人才队伍为支撑的。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最深。我们一定要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认真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快爆破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协会工作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理念
我们爆破协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二十个部门系统的600多家工程爆破单位,为实现共同意愿,自愿参加组成的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它无任何“背景”,也没有“前身”,不是什么原组织机构的职能转移,不具备传统的“隶属关系”,是不带任何官方色彩的社会团体。在当前中国传统的行政体制中,这种类型行业协会先天的不足是组织基础的松散性和会员单位参与协会活动的随意性及在协会工作地位中的不确定性等。回顾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十六年来成长壮大的历史过程,协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大好局面,深深感到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是协会生存发展的根本;从另一侧面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工作计划是符合实际需要的。
新的变革时期,新的一届理事会,协会工作还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寻求新突破,再创新业绩。不改革就没有生命力,不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我们既要有大视野、大局观,又要脚踏实地,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档次,加强行业分析,搞好行业协调;要继续做好“抓重点、做精品、出亮点”的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打出“中国工程爆破协会”这个品牌。
第四,加强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协会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届理事会的领导成员中有一半是新入选的,平均年龄48岁。他们当中有高等院校的代表,有的是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有的是知名企业的领导人。其中吴新霞同志是协会成立以来,首次入选的女同志代表。这些新领导成员的加入为协会领导层增添了有生力量,促使协会更加充满活力。
领导成员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决定了协会的面貌和状态。我衷心希望协会五届理事会的全体领导成员要有使命感,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努力,为协会的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这里,我要代表全体会员单位和全体理事,向王中黔、王耀华、张正宇、周家汉、荆延贵、曹广晶等六位同志表示致敬!感谢他们在四届理事会期间为协会工作做出的杰出贡献和付出的辛劳。衷心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协会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协会的有关领导工作。
各位代表,我们这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得到了河北省工程爆破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河北省工程爆破协会、河北省水利工程局和唐山金宇爆破公司的全力支持,在财力、人力上给予很大帮助,为开好这次会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我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为大会积极热情服务、辛勤劳动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感谢。
祝贺大会胜利闭幕!
相关下载